高中历史选必一、二主旨梳理

选必一

第一课

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有分封制和宗法制,分封制和宗法制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工具。此时的君主权利受到一定程度原始民主的影响,家国一体思想强烈,中央集权未形成,地方管理较为松散,具有浓厚的神权色彩。秦朝是我国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中央层面秦朝实行了三公九卿制,保障了皇权至上、皇位独尊、家天下的皇帝制度;地方层面施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之后的各朝代中枢权力演变的特点是:皇帝不断抑制相权加强皇权,相权不断分化,内朝机构向外朝机构转化。

第二课

雅典、斯巴达和罗马是古代西方政治制度的代表。雅典实行民主政治,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罗马共和国实行贵族寡头政治,罗马帝国施行君主独裁统治。进入中古时期,西欧形成封建制度,封君封臣制是其基本特征,世俗王权和基督教会权力长期并立。十七世纪以来,西方各国逐渐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美国实行联邦共和制,法国实行共和制。雅典民主政治对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产生深远影响。雅典的人民主权是近代以来主权在民思想的开端,议事会的名额分配和任期是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比例代表制和任期制的渊源。

第三课

中国近代至当代的政治制度探索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辛亥革命后,中国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并经历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反对张勋复辟的“讨逆运动”和护法运动。这反映了当时资产阶级的软弱性,革命者借鉴西方制度未考虑中国现实,也反映出民主共和观念的深入人心。中国共产党在国共对峙和抗日战争时期进行了制度探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人民代表大会等制度完善,我国的政治制度愈发完善,政权愈发牢固。改革开放后,我国又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普遍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第四课

中国古代有几次重大变法和改革包括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等。其目的大都是适应社会现实,富国强兵,达到维护封建统治的目的。中华民族近代以来陷入民族危亡,戊戌变法由于守旧派势力的强大和资产阶级改良派自身的软弱和妥协性失败。清末新政是统治者组织的一次自救与变革,本质还是维护封建统治,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建国以后,经历了土改和三大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推动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第五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工具。从西周至春秋为世官制,以血缘为纽带,春秋战国时重才能和军功,汉代的察举制注重品德、才能,到魏晋的九品中正制,又注重家世。至此,选官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也壮大了门阀势力,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隋以后,科举制得到确立和发展,直至明清。科举制度打破了名门旺族的垄断,促进了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但到了明清之际八股取士,也使知识分子思想禁锢、科学长期得不到重视,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无法实现近代化。总体上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在选官标准上是从重门第到重才学;从选拔方式上是从推荐到公开考试;从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公平、公开、制度化。为了管理官员,从秦汉的御史大夫开始,中国历代都有监察制度。监察制度在防止地方割据,维护中央集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无法根除官僚队伍腐败和低效的现象。监察权属于皇帝,皇帝任命的监察官员往往位卑权重,监督严密,以小制大,制衡百官,加强皇权。

第六课

西方文官制度发展有四个阶段:恩赐制、政党分肥制、常务次官制、现代文官制。中古时期的恩赐制度存在随意、效率低下的弊端;17-18世纪的政党分肥制又导致腐败、缺少连续性和稳定性的问题,不符合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英国率先建立了文官制度,采用公开竞争考试和择优录用的方法,文官严格考核、晋升唯功,政治中立,职务常任。随后美国、法国、德国、日本等资本主义国家也都建立了文官制度。文官制度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但也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增加财政负担。

第七课

近代以来中国官员选拔与管理可大致分为三个时期:晚清时期,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在晚清时期,西学东渐加上洋务运动的影响,科举制度于1905年被正式废止,取而代之的是学堂选官制度与留学生选官制度。民国时期,遵循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逐步确立了文官考试制度。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干部制度与公务员制度。

第八课

中国古代法律历史悠久,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其特点是以君主意志为转移,以礼教为指导原则和理论基础,以刑法为主,司法从属于行政。基层社会还出现了乡约,乡约由人民公约,而不是官府命令,具有成文法则,自愿加入,民主选举,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促进了儒家文化的传播。

第九课

近代西方法律体系以罗马法为渊源。光荣革命后,英国的法律体系更加完善,形成了普通法系,其特点是以判例法为主要法律渊源,法官地位突出。以法国皇帝拿破仑颁布的《法国民法典》为代表,形成了大陆法系,其特点是以成文法为法律渊源,一般不承认判例的效力,法官的作用不太突出。近代西方法律制度坚持权力制衡、程序公正、无罪推定等原则。西方国家主要靠宗教实现道德的教化。

第十课

当代中国依旧延续古代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方式,强调把内在的引导与外在的约束相结合。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颁布了宪法等法律法规,奠定了法治建设基础。改革开放后,国家更加强调法治建设提出建设中国特色法律体系,加强社会主义法和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同步开展。

第十一课

中国古代以和为贵,广泛进行对外交往,这种交往虽然涉及到各个领域和方面,但政治色彩浓厚。主要的交往手段有和亲、军事打击、行政管辖、屯戍政策等。民族管理也出现了专门机构,体现统治者对民族问题的重视与应对。

第十二课

15-16世纪,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宗教改革运动,专制王权国家形成,此时国家主权在君。17-19世纪,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民族国家形成。随着国家意识的加强和国际冲突的频繁出现,国际法出现,它强调各国的主权,并以法律的方式调节纷争。从国际法建立至今,经历了数次革新和完善,对世界和平做出了积极贡献,由于诸多原因导致其在维护和平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第十三课

中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多元一体的发展格局。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民族问题,逐步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民族政策。经过前期实践和尝试,我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并成立了五个省级自治区和一批自治州和自治县。

第十四课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我们开创和平外交,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的方针;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我国出现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高潮;70年代,中美关系正常化,我国打破外交僵局。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外交政策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十八大以来,中国形成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第十五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货币从天然走向人造,从金属走向纸币,从混乱走向统一,铸币权也收归中央。中国古代货币有利于征收赋税和国家对经济的控制,维护了国家统一。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贸易活动日渐频繁,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世界货币体系主要经历了英国主导的金本位制,美国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多元化的浮动汇率制三个阶段,与国际经济格局密切相关。

第十六课

中国古代的赋税主要包括田税、人头税和徭役。在演变中,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逐渐取消了人头税,体现封建国家对于农民的人身控制减弱;征税时间由不定时转换成定时;赋税形式以实物向货币转换;徭役由必须参与转化成纳银代役,反映了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总体来说赋税制度是国家财政的保障,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关于制度对于海外贸易来说至关重要,中国的关税制度在近代经历了失去和收回自主权的曲折历程。 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实行了个人所得税制度,不但保障了财政收入,还起到了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

第十七课

户籍制度是封建国家徭役和赋税制度的根本,也被赋予了基层社区管理的功能,历朝历代都编制户籍,直到乾隆年间停止。封建时代基层普遍自治色彩鲜明,清代施行乡里制与保甲制,国家意志渗透到基层治理中。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以政府为主体,民间组织为辅。宗族、慈善组织也发挥了一定作用。

第十八课

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历史悠久。古希腊时期村社大会,西欧封建社会中庄园、都城市享有不同程度的自治,基督教会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代以来,随着民族国家的产生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自治传统得到继承,英国确立了近代自治市制度,美国乡镇是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法国也有自制市镇制度。二战以后。西方各国的基层自治进一步发展,社区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其特点是自我管理,功能广泛,政府与非政府组织配合。二战前,英国、德国、美国先后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二战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成了福利国家。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建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开放后。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选必二

第一课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类实现了从早期的采集渔猎原始农业到食物生产的转变。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这让人类定居生活,农业与手工业分离,原始音乐,文学,宗教产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受到其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影响,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和社会方生活存在差异。生产关系的变化也带来了男女地位的变化,私有财产的出现,阶级差别的产生和国家的诞生。

第二课

新航路开辟后,随着美洲的发现和欧洲早期殖民扩张,食物物种在世界各大洲之间发生了大交流,包括粮食、水果、蔬菜、经济作物和牲畜家禽。物种交流由欧洲主导,范围具有全球性,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内容具有丰富性,时间具有长期性,结果具有双重性。物种交流使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饥荒,促进社会稳定和人口增长,并拓展了世界市场,改变和丰富了人们的饮食习惯。物种交流也造成了疾病的传播和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

第三课

工业革命后,食物生产逐步实现现代化。以机器大生产、高度集约化和高科技为代表的现代农业得到发展发展,农业实现机械化,粮食品种得到改进。现代农业能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维护粮食安全。同时食物储备技术也取得进步,冷冻食品工业出现,对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做出了贡献。

第四课

农业工具的变化直接影响了生产力的进步。在古代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具的材料、形制和依靠的动力不断进步。材料从自然材料走向金属材料,制作方法从原始的打制、磨制走向金属冶炼、铸造,动力从人力走畜力,再走向自然力,种类从单一走向多样。古代农业可分为刀耕、锄耕、犁耕三个不同阶段。农业工具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第五课

工业革命带来了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这极大促进了经济发展,人类由农业社会迈向工业社会。机器大生产让劳动方式和生产关系深刻变革——工厂出现。工厂又带来了生产组织和管理形势的巨变,科学的管理,高效的生产方式,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这些变化让人们的时间观念增强,文化素质逐渐提升,但这一过程中也存在工作与生活环境恶劣的问题,这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六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技术之间紧密结合带来了具有革命性意义科技进步。现代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劳动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人类文化生活也出现了新模式,信息更加丰富,获取信息更加方便,视野极大开阔。